中國氣象局預測,11日之前,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,我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-3℃,部分地區氣溫偏高幅度可達4℃左右。11日開始,將有一次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,西北地區、華北北部及東北地區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。同時,我國已進入立冬節氣,近日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,根據預測結果,今年冬季,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。
而此時,我國露天水塘養殖基本也已結束,并已陸續全面進入冬棚養殖階段。“養蝦不養冬,一年白做工。”這是最近幾年流行在白對蝦養殖戶當中的一句話。冬棚養蝦環境獨特,投資成本高,風險性大,如果養殖成功,會有高額的回報,因此對資金實力、養殖技術都很到位的養殖戶而言,吸引力非常巨大,但一旦失利,對于養殖戶來說也是傷筋動骨的災難。那么在今年的暖冬環境下,冬棚養殖戶應該怎么去預防病害、規避風險呢?
一,按往年暖冬的經驗來看,兩廣一帶都曾出現過蓋好冬棚后,氣溫持續暖和天氣,使棚內水溫偏高,給病原微生物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的情況。專家指出,由于冬棚相對密封的環境、通風環境差、氨氮、亞硝酸易升高,很容易導致冬棚蝦發生病害。此時應以調節穩定水質為主、定期消毒為輔,最好提前掌握未來半個月內的天氣變化預報,并針對天氣變化提前做好應對措施。也可先搭建好冬棚支架,不覆蓋薄膜或蓋好頂面薄膜但留下四周暫時不密封薄膜,作為通風降溫。
二,從高溫轉低溫的季節是出現在冷空氣、刮北風突然降溫的時候,會造成表層水溫低、底層水溫高的情形,這時水體分層極容易出現底層缺氧。應特別加強增氧,盡快打破水體分層,并適當調低投喂量。另外,晝夜溫差加劇時,蝦塘常出現返底和“泛塘”,此時需要菌分解有機質,控制不良藻類,調節水質,但使用菌制劑時要適當降低用量,以免耗氧增加導致缺氧;白對蝦白斑、紅體等病毒病發生率在溫差加大時發生的幾率也會明顯增加,養戶可投喂優質飼料并定期投喂增抗病藥物,使用碘制劑對水體消毒;同時,對偏瘦的水體應適當地補肥,平時在飼料中經常添加多維和免疫多糖,可提高對蝦抗應激能力;午后也需輪開增氧機。
三,在氣溫相對偏高、但又有冬棚保溫時,并不利于對蝦生長。由于高溫水中溶解氧減少,而耗氧量增加,必須靠人工增氧保持足夠溶氧,因此建議養殖戶增大增氧機使用率;投料點最好有意識往水深地段投,因為高溫使表層水溫高于底層,不要把飼料投在淺水高溫區域。同時適當調整下午投料時間,盡量避開高溫時段;加水的時間調整到一天當中水溫較低的下半夜時段;高溫時,冬棚最好揭棚、分流小蝦降低密度、多用消毒劑減少水體微生物耗氧,盡量提高養殖成功率。
四,如果遇上短期內降溫幅度較大的寒潮天氣,一般伴隨而來的會是持續多天的陰雨、光照不足的天氣。此時需要注意激活蝦塘中的藻類和定期維護水質。如果發現蝦塘開始出現“反底”,應及時改底,并增開增氧機及潑灑增氧產品;如水質渾濁,還應注意解毒,消除對蝦應激;待到天氣晴好時可補肥水體,但不要過量。
五,冬棚是個封閉的環境,有害氣體如氨氣,二氧化碳等容易聚集而使它們的含量超標,此時若多開氧機不但不起到增氧作用,還會造成二次污染。因此在氣溫回升時要注意開棚透氣,使棚內外氣體適量交換,減少有害氣體的含量。
業內指出,冬棚蝦一般價格相對較高,尤其是元旦、春節的一段時間內,往往會攀升至一年之中的最高點。因此建議養殖戶平時也要多留意行情,在價位理想、存塘對蝦也偏多時,最好考慮分批次出蝦,一部分一部分地獲取利潤,盡量不要大量留塘堆積,也不要不要一窩蜂地出蝦,對好行情造成過大的沖擊而導致“爛市”。這樣不僅可以避免人為地損害行情,也避免過于密集的對蝦存塘帶來的養殖風險,同時,也有部分對蝦可以應對元宵、清明等節日的市場,營造出健康、持續獲利的市場環境。
發表評論 |
咨詢:0779-2029779
隨時,隨地,伴你身邊!
圖文推薦
最新獨家報道
今日要聞
熱點推薦
X